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TXT下载
三四中文网->无上黄金瞳TXT下载->无上黄金瞳-
正文 第253章 互联网
-
-
一秒记住 三四中文网 www.534zw.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g.534zw.com
无上黄金瞳 - 第253章 互联网
“以往,信息的社会化传播以及话语权,一直是少数人享有的专利。受众,在过去的传播学词典中始终是传播链条中下游角色的一个专属名词,其能动性至多不过表现为选择或者不选择某个传媒,接受或者不接受某项传播内容或形式。
但目前传播领域发生的真正重大事变,是其作为上游角色成分的深刻改变。对传媒产业而言,当传统意义上的受众参与到新闻产业价值链的上游,而不再只是单纯的阅听大众时,也就意味着媒体生态和游戏规则的深刻改变正在酝酿和发生之中。
而这种媒体生态和游戏规则的深刻改变,最明显之处莫过于网络话语权的崛起。
显然,阅众参与、去中心化和平等对话是这一轮传媒变革中几个最为重要的关键点,新闻生产不再是少数媒体机构中编辑和记者的专利,它已逐渐演化成多数人向多数人传播新闻的传播模式。
在国内,政治在社会生活中起主导作用,新闻媒介一直与各种利益集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现实背景下,观点的自由市场一直难以实现。而由于互联网零壁垒、零把关、自由媒体的先天开放性和自由性,使得观点的自由市场成为可能。在这种情况之下,以前一些难以在主流媒体上提及的,甚至是一些触及道德底线的观点,也都可以在互联网媒体上展示,引发公众讨论,由公众各抒己见,辨别真伪,然后得出较为一致的结论。
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互联网必然会以超出人们预料的速度飞快地发展,大大压缩甚至超越报纸和电视这些传统媒体的影响力,毫不客气地说,谁掌握了国内的最大的几个门户网站,谁就掌握了未来时代的话语权!”
“你的意思是说,你要争夺在互联网方面的话语权?”于少玲的声音中充满了惊讶。不只是她,于卫国、杜美华、杜少彦和卫少名等一家人也是面面相觑,都从对方的眼睛里看到了浓重的讶异,他们虽然知道凌少南的野心不小,但从来没有想到他居然有这样的想法。
也幸亏在场的只有他们一家人,若是有外人在场,并将凌少南的这一番话传出去的话,就不知道要引起多少风波了。谋夺一个重要舆论阵地的控制权,这样的想法会吓死很多人的!
“呵呵,也不用那么紧张,实际上这只是我个人的判断而已,未来到底会如何,互联网究竟能够发展到什么程度还未可知。既然国家现在对这一方面的内容不重视,那么我将它控制在手中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至少比被别人控制要好得多。”
眼见大家都很紧张的样子,凌少南笑着解释道。他很清楚,如果自己不伸手资助的话,将来国内的几大网站势必也都会沦入外资的手中,到时候他们的境遇只会更惨,甚至连自主的权力都将失去。毕竟能够有意愿有能力向他们融资的公司,基本上都是来自于海外的风险投资者们,他们提出来的条件,自然是比较苛刻的。
一般而言,风险投资者们进入网络公司的首要条件,就是能够掌握其控股权,虽然说一般情况下他们并不会过于干涉网络公司的运营情况,但是在自己所投入的资金得不到值得期望的回报的时候,往往就会做出一些不利于网络公司以后发展的举动。
对于来自于华夏大陆的网络公司而言,美资基本上是不愿意下太多的功夫的,因为现在美国的网络股已经开始发飙,随便投资一家网络公司,都有可能获得极为丰厚的回报,相比之下,如果要把钱投入到自己并不了解的华夏大陆来,投到这个各方面环境都还不是很适合于发展网络事业的相对落后的华夏大陆市场来,投资者的心里面的把握还不是非常大。
以他们的眼光而言,也就是投个百万美元下来看看情况,如果情况不好的话,大可以直接放弃,而没有必要继续下去了,百万美元的损失,他们还是可以等闲视之的,如果说再多了的话,就没有多少人愿意干了。
但是对于打造国内门户网站这样的大生意而言,投入百万美元,可以说连热身运动都没有做完呢,怎么谈得到可持续发展呢?
而对于国内的门户网站而言,他们想要获得风险投资的心情是非常急切的,因为华夏人有一个最大的毛病,就是需要依靠别人的肯定来证明自己的成就,所以多少年来,一直有人对于没有一个大陆人得到诺贝尔奖而感到耿耿于怀。
事实上,大部分人都很清楚,国内的很多科学家在各个方面所取得的成就,都是非常大的,足以登上诺贝尔奖的领奖台,但是由于其他的一些因素而使得这个愿望无从实现而已。虽然当事人对于这件事情并没有什么遗憾,可是有一部分人就觉得,没有得到诺贝尔奖的认可,就是说明我们国内的学术水平还是太低啊!
对于这样的想法,凌少南觉得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华夏人被压抑了上百年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的恢复,不是几年时间就可以完成的,一方面有赖于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另一方面也缘于教育行业的培养。
一旦国家强大了,这种崇洋心理自然也就没有什么市场了。
当然,既然知道互联网泡沫在几年内会被越吹越大,最后“嘭”的一声爆掉,将几万亿美元蒸发掉,凌少南也不可能一直死死地握着网易等网站的股份不放,而是准备玩一玩资本运作,在互联网泡沫破灭前将它们在纳斯达克上市,高位卖出,等股价跌到谷底时再低价买进来。这样算下来,一进一出,赚个几十上百亿美元还是没什么问题的。
不过这些都是后话了,现在还远远不到说这些的时候,他总不能跟家人说自己知道未来十几年的发展轨迹吧?
…………
“嗯,你这么说也有道理。不过,据我所知,目前国内最大的互联网企业应该是京城的瀛海威,不管是从规模还是营运上都要远远超过那些刚刚兴起的小公司,你为什么不投资给他们呢?至少这样应该更保险一些吧?”这么一会,于少玲也压下了心中的惊骇,问出了另一个问题。
“瀛海威?说实话,我不看好这家公司,与其在它身上花大力气还不如拉几个新公司更省力一些。”提到这个名字,凌少南不禁撇了撇嘴,对于这家公司他也曾经研究过,甚至考虑是不是要在它坠入深渊之前拉上一把,不过仔细思量之后还是放弃了。这家公司的经营方向已经出现了根本性问题,而且业界老大的身份也让他们颇为自矜,想要改变他们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谈起瀛海威的发展之路,可以说是从先锋到先驱的过程。
这一路,瀛海威走得颇为壮烈,在华夏互联网发展道路上扮演了里程碑式的角色。虽然后来的网民早已不知瀛海威是谁了,但对于早期的华夏互联网从业者,瀛海威曾是一面标志性的大旗。
95年瀛海威初创的时候,老总张树新的口气之大、胆色之壮,一夜之间便令瀛海威在中关村地区迅速扬名。只用了两个月,瀛海威就在京城拥有了六千名用户,成为了相当有名的互联网服务商。
但是,当时华夏互联网市场环境远未成熟,信息高速公路、互联网对大部分人来说还是崭新的名词,华夏全部上网人数还不到八万人。在大部分华夏老百姓并不知互联网为何物时,除了互联网接入商外,瀛海威还要肩负培育市场、普及互联网概念的责任,并要负责内容制作。
96年9月,兴发集团对瀛海威进行投资,瀛海威的总股本变为八千万元,在强大的资金支持下,开始了迅速成长,以重金租用了两条通信线路,一条是卫星线路,一条是国家数据专线,全公司上下一心,夜以继日地建网。
在瀛海威的计划里,98年要在全国建起四十个城市节点,让这些城市的用户可以自由漫游,但是电信总局的一记重拳,让瀛海威的这些努力几乎付之东流。
97年,电信总局的互联网络接入市场价格猛然降低,低廉的互联网访问价格让瀛海威的身价暴跌,出现了巨额亏损。
98年,由于亏损严重,竞争者的崛起带来就巨大的挑战,以及后继资金匮乏的缘故,大股东兴发集团与张树新产生了冲突,危机四伏中,张树新只得黯然宣布辞职,没过多久,瀛海威的全体中高级管理人员也全部辞职。
从此,瀛海威就慢慢地走了下坡路,虽然中间也曾振奋过,但并没有收到什么效果,在2004年彻底淡出了人们的视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