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TXT下载
三四中文网->天遂人意TXT下载->天遂人意-
正文 第四百三十七章 刷名声
-
-
一秒记住 三四中文网 www.534zw.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g.534zw.com
池二郎不强求,谁知道新任郡守什么时候就过来了呀,只要他池二郎在位的时候,这些人给面子,别给他使绊子,能够让他政令畅通就好。
五郎陪同姐夫招待一圈过来,立刻就跟着一群小伙伴,围坐在一桌子上,自己去了乐呵了,自家姐姐贴心,竟然还给他单独弄出来一张桌子招待朋友。五郎觉得有面子。
再怎么懂事也是孩子,对于姐夫姐姐身边新出生的外甥,哪有不在意的。如今看来自家姐夫姐姐对他还是一样一样的好,丝毫没有怠慢。
酒宴散去,芳姐抱着孩子进了屋子,他身边的两个两位妈妈,同四大丫头,都在送客人呢。
不管是武将,还是文人,只要过来池府贺喜的,来的时候带的礼物都是登记在册的。
走的时候,竟然没有一个是空手的。人家池府的回礼厚重。
人家池府弄出啦的手笔大呀,竟然是东郡城从来没有过的新鲜事。
池大人说了,今日只为犬子满月设宴,能得诸位老爷贺喜,是小郎君的福气。诸位老爷夫人的贺礼,那是诸位的心意。
池二郎承情,不过不能因为这个落个敛财的名声,这个不好听,他池二郎从来不差这点钱,来辽东不为求财,只为做官。
院里面好几大车的礼盒,还有树苗摆在池二郎身后,池二郎:“诸位不要嫌弃,略备薄礼。算是二郎谢诸位的捧场。”
然后人家拿出来的东西,就有点太拿的出手了。京城特产,不对,是尚书府,侍郎大人的特有特产。
先不说这些世家商户,还有守备府的官员们,反倒是东郡下属的县官们先站出来了,当时就拜谢池大人客气,然后非常不客气的,索要回礼。差点犯抢。
谁不知道同知夫人的庄子上。果木繁盛,出产颇丰。就是山地都能有所出产呀,人家池大人仗义,拿出来做回礼的竟然是树苗呀。太让人心动了。就是少了点。
几位县衙来的人。看着东郡这些人有点不顺眼了。没事干什么来呀,要不然这些树苗分到他们县衙属地,好歹也有些数目不是。现在好了,能分到几颗呀。可怎么够用呀。
大管事:“诸位大人莫要如此,大人交代过,若是诸位大人有意,尽管去府衙里面报备一些,等来年春天的时候,大人还要在运送过来一些树苗同新的谷种过来,只要诸位大人看好这些新作物。尽管来咱们郡守府。如今这些苗木,是大人给诸位的回礼,还请诸位大人,莫要让小人为难。”
是买,是要,大管事没说清。自家老爷有点败家,真怕到时候这些县府来的人没有眼色,乱开口,还是压脚点好了。
那些县官一听说明年春天还有,一个个不顾身份抱着树苗就去了郡守府衙,必须先申请呀。
百姓不容易,他们这些当官的也不容易,这么贫瘠的地方,想弄出来点政则不容易呀,有现成的靠山,怎么能错过呢,亏得池大人有工部华侍郎这么一个老丈人,若是弄好了,说不得他们还有能从东郡换个地方的可能呀,感谢上苍呀。关键是要感谢池大人有个好岳丈。
好歹把这些府衙过来的县官打发走了,剩下的老爷夫人们本来不是很看得上这些玩意,看到被县官们如此追捧。也都走的时候各自带上了几棵。
对于这些人来说,如今的池府就是个风向标,是流行的趋势。既然池夫人喜欢这些,他们自然要跟随的。
对于那些不情愿的文人来说,弄几棵树苗回去,总比那池二郎弄些暴发户一样的礼包回去的好,这个文雅多了。
至于发家致富什么的,这些人可没有那个慧根,不当家不知道柴米贵,这些文人可没有那些当家做主的县官老爷觉悟高。
要不然朝廷选官要考呢,这就是榜上榜下的区别。文人名仕,就是没有靠上功名的落榜书生。
根本就没有看到里面的发展前途。眼光到底照着榜上有名的官员们差了点。
对于芳姐来说,只要她送的回礼够重,不让自家夫君落个敛财的名声怎么都好。
至于他们识不识货那不要紧,她自然回宣传到位的。
第二日便从守备传出,守备夫人的原话,这些树苗只要是能栽种成活,将来甭管是什么水果,只要有人送来守备府,守备府都要用真金白银的回收的。
大家也不要着急,只要这些树苗活了,有了母树,谁家想要嫁接,守备府出技术工。多大的诱惑力呀。养活了这些树苗相当于得到了一大群人的拥戴呀。
虽然能得到池府送树苗的人家都不在意这点收入,可架不住外面的人盯得紧呀,百姓都眼巴巴的看着呢,你能不仔细这些树苗吗。
愿不愿意也得祖宗一样供着,不然传出去就是不顾民生。
而且名望的诱惑力太大了,谁不愿意做发展一个地方的先驱呀,万分之一的机会成功,那也是要记入史册的好不好。
先不说池夫人精心准备的那些细软之物,就说这些树苗那就不是随便什么人能拒绝的了的。
池二郎这一手,很简单的就把民心给调动起来了。
那些把树苗随便扔给下人的人家,听到这个消息,更是着急的去让人寻树苗,真怕伺候的不经心,给养死了。可是看到哪守备府的管事拿着账本把谁家带走几棵树苗都给写上了。
回头若是真的如守备府放出来的消息那般,他们这些树苗上的枝条就能嫁接在同样物种的枝条上,若是来年拿不出来枝条。他们不是给自己拦仇人吗,还不让人给骂死。池二郎这招太阴了。
九月底,东郡的人们忙碌的收秋之外,漫山遍野还有找树苗的,据可靠消息,都是守备大人的庄子上传出来的可靠消息,挖的那些树苗都是能够嫁接果木的。
谁家听了消息,都要到山上走两圈,田间地头的地方栽上两棵也不占地方,若是万一得了大人们的青眼。真的能嫁接成功。那也是一项收入不是,
退一步说就是买不出去,还能给孩子老婆老娘解解馋呢。关键时候水果也抗饿不是。
池二郎同芳姐的名声更是彻底被清洗了那么一遍。谁人敢说池府借机敛财呀,人家给的回礼。比送的礼物还贵重呢。那可是尚书府。侍郎大人那里流传出来的好东西呢。
没见过这么大方的官家夫人了。
池二郎同芳姐暗中得意,能够让百姓自觉种植果木,已经是意外之喜了。没想到还顺便把名声给那么刷了一刷。当真是太让人臆想不到了。
至于自家老爹送来的果木,确实舍不得,不过也没有那么多的庄子栽种不是,试着推广一下好了。
池二郎则厚着脸皮给京城去信,同自家岳父大人讨要来年春天的果树。至于岳父大人怎么弄来这些果树,池二郎表示他真的不操心。
东郡的中秋节,过得稀里糊涂的,都是在官员的惶恐中,就那么过来了。如今秋收完毕,边境无事,池二郎作为郡守,要组织庆祝的,说起来事不大,不外乎就是一个丰收节罢了,
不过当地的名家大儒,权贵土豪,世家都是要到场的。
世家这里,跟池二郎没有什么直接冲突。倒也没人为难京城来镀金的侯府郎君。
权贵土豪,从来广商勾结,对于池二郎这个军政一把抓的实权人物,更是恭敬奉承。
唯独名家大儒这一块,让池二郎挠头了。
上次满月宴之后,对于名单上没有到场的那些那些大儒,池二郎捏着鼻子一一拜访过了,姿态放的很低,打着求才帮忙治理地方的名声,倒也让一些还算是明白事理的酸腐文人,多少软化一些,
虽然还是不太配合,府衙的各种行事,倒也不至于在中间捣乱什么的,唯独在东郡文坛这块颇负盛名的谢大儒,对于池二郎的频频示好,视而不见,甚至连门都没有进去过。
偏偏这位谢姓大儒,在外面风评不错,东郡但凡有点势力的人家,都很推崇他。
这种庆祝丰收的宴会,少了这位,还真就是不成事。往年的时候这位大儒在庆典中起的作用太大了。
池二郎对这位软硬不吃的狗屁大儒,一点法子都没有,愁的头发都撤掉一把了。恨不得在庆典开始以前把这位大儒给弄死算了,一了百了,死了自然就来不了了吗。
可惜至今谢大儒还在他家府上好生的养着呢,怎么就没有病没有灾的呢,老天没眼。
华三郎跟着自家姐夫发愁,他到东郡这块结交的好友,轮番帮忙在谢大儒跟前帮忙说项,都没有什么效果。
当真是少有碰到这么又臭又硬的人物。同池二郎一样,眉头皱的都要散不开了。
池府内院里面,芳姐抱着儿子,身边跟着兄弟,一一看过庄子上送来的各种米粮,蔬菜水果。
鲁二叔仔细的看看自家小主子:“小郎君长得真精神。身子骨看着也壮实。”
芳姐:“可不是吗,特意抱出来给您看看的,等回头这小子皮实点,您可得费心,一身的好功夫,可得让大朗学过来。”
鲁二叔带着伤疤的脸,看不出来喜乐,不过能看到嘴角是上扬的:“可不敢当小娘子如此说,老爷可是侯府出来的郎君,一身的好本事,上马打仗,下马迎敌,那都是一等一的真功夫,小人可不敢在老爷跟前托大的。更不好耽误了郎君的家传本事,不过小主子闲暇之余,小人这点本事,只要小主子看得上,定然倾囊相授。”
阿福噗嗤就乐了:“呵呵,难得今日如此谦虚呢,听着怪别扭的,莫不是换了人了吧。”
芳姐觉得突兀,总觉得阿福这话说的跟平日有些不一样,不过到底那里有出入,一时间又想不起来。
侧身看过去,阿福跟平日也没有什么不同:“你怎么在这里,不是在五郎身边”
阿福很自然地回到:“小郎君在这里呀,奴婢自然是要在郎君身边服侍的呀。”
芳姐点头,是这个道理,不过好像五郎身边有长随的呀,怎么就轮到她一个屋里的管事亲自跟着过来呢。芳姐只当阿福尽心服侍,也没有多想,继续跟鲁二叔交流:“自然要把您的一身本事给挖过来的。”
鲁二叔只是看着芳姐怀里的小主子高兴,若是真的如夫人所说,将来的小主子定然是个本事的,自己也算是没有根错人:“小人定然不会藏私。”
五郎身边有长随,小厮伺候,还有几个千户府上的小郎君陪同上课什么的,只不过在这里跟着看看,把庄子上送来,看着还算是喜欢的物件直接要走了,五郎就跟芳姐告辞,带着自己的一拨人去夫子那里上课了。
阿福看着芳姐抱孩子辛苦,伸手接过大朗:“娘子歇歇,奴婢抱着大朗就好“
芳姐身后的奶娘差点哭了,自己这个奶娘不用怎么给郎君喂奶就罢了,怎么如今连抱孩子都轮不上了呢。
这么好的差事可不好找,夫人不会把她给辞了吧。
一眼一眼的看向阿福,你一个有身份的大丫头怎么就非得跟我一个奶娘过不去呀,莫不是无意中的罪过这位夫人身边的第一人吧。
阿福没什么自觉,怀里抱着小主子,跟在芳姐身边,一眼一眼的看向身边的鲁二叔,弄得鲁二叔一张老脸,险些挂不住,这丫头吃错药了吧。
芳姐在:“看着今年的收成还不错,没有受什么影响,也不知道其他的庄子上如何。”
鲁二叔:“娘子放心,咱们庄子上春播及时,后半季雨水不错,收成比跟往年比起来出入不大,就是挨着咱们庄子边上的那些庄户人家,也没什么影响,说起来,那些庄户人家都很感激娘子,今春的时候若不是娘子给那些人家送了春播的谷种,怕是也没有现在的好收成呢。”
芳姐:“那就好,那就好,可惜咱们就这么点本事,也只能做到这样了,若是东郡的百姓都能收成不错,你们老爷也就不用一把一把的掉头发了。”
到底是夫妻,芳姐这心思都在池二郎的身上转悠呢。原来是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现在池二郎可不是刚好就做了这个郡守吗。他不费心,谁费心呀。芳姐可不就是要跟着操心吗。(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