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TXT下载

三四中文网->位面商人在明末TXT下载->位面商人在明末

正文 34【政务全书】过渡章节,可以不看.

作者:屠神龙        书名:位面商人在明末        类型:都市言情       直达底部↓       返回目录

一秒记住 三四中文网 www.534zw.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g.534zw.com

    【这种介绍历史*的章节总是要有的,我觉得吧,与其把这些历史*拿到vip章节里混字数骗钱,还不如在免费章节里说出来,就是这样】

    当然,按理说这样做最初也没啥问题,毕竟朱元璋,朱棣都是政治强人,而晚唐以后,翰林学士院演变成了专门起草机密诏制的重要机构,也就是“天子私人”——皇帝的秘书班子而已,一群秘书精通文字工作,以及办事流程显然比地方上的督抚任职经历什么的重要得多

    问题是朱元璋的子孙们可不都是政治强人啊!后来皇帝能力不足,让本来是辅助皇帝的大学士们演变成了实际的丞相,而丞相么,没有治理省,府的经验能行么?不说现代了,就是宋朝,丞相也要经历州郡的历练——就算你没什么大的能力,起码也得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啊!

    但是我前面说了,明代科举进士三等才委以地方基层官吏或其他职务,你让高贵冷艳的翰林院成员,和科举进士三等一起下基层,走地方,人家能干么?就是现代,豆子大的一个小官,愿意和一般工人一起劳动的又有几个呢?

    明朝的翰林院体制造成了经验不足,这也就罢了,毕竟经验不足,聪明来补的人比经验足的一般人还强的事情现实中也不少,但问题是,这些翰林院的一等科举进士,实际上智力的发展方向很有问题确切的说明朝的八股取士,本身就是对人的智力有误导作用,越是八股考得好的,这脑子问题就越大……

    八股文到底是什么玩意?一般人在中学会学到八股文要被分成死板的八个部分——不过这问题也不大,正规的公司和政府公文都是有格式的,这也是应有之意,但问题在于八股文的写作要求——也就是所谓的破题了

    八股文的的破题也是很复杂的事情,我好不容易找了一个简单的例子,可以说明大概是怎么回事清初时,嘉兴县县试全案已定,惟甲乙二人文笔并佳,不能定案首,以《四书》之‘o’,命各作一破题。甲所破题曰:‘圣贤立言之先,得天象也。’乙曰:‘圣贤立言之先,无方体也。’乃定甲为案首。这个故事在李伯元《南亭四话庄谐丛话》中也有记载。一则记其破题曰:“圣人未言之先,浑然一太极也。”又一则曰:“先行有言,仲尼日、月也。”还有的书上记载的破题为:“夫子未言之先,空空如也。”

    同样一个“o”,却能想出五个不同的破题,即论证中心。这是什么玩意呢?其实就和高考云山雾罩,莫名其妙的作文差不多,实事求是的说,这种考试方法是能考出一个人的智商和思维的,但是说能考出实际能力来,就是笑话了,不信读者可以试着看一看高考作文成绩高的同学,有几个是文字能力不错,从事文字工作的?现实中的文章都是要求紧扣实际,言之有物的啊,这种云山雾罩的东西有什么用呢?

    问题更大的就是八股文这套思维方式和政治结合,问题就更大了因为八股文的思维方式不结合实际,导致整个政府办事也是空谈大义,不通实务,著名的东林党人吧,道德,气节,吹的震天响,国家的实际实务呢?比如收多少税,怎么收税,收税之后收税对象能否承受得住,这些东西人家根本不考虑,这种政府最基本的东西都不考虑,不出下岗职工李自成,也早晚会出张自成,王自成不是?

    而且正如我前面说的,破题的角度不同,可能就意味着思路不同,这在现代无所谓,配上科举时代老师就是学生爹的现实,很可能让思路问题和个人恩怨结合起来,最后激化导致你死我活的政治斗争——东林党的问题就是斗争发展到极限的结果

    其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看似循规蹈矩近似束缚人的八股文实际上对儒家文化的破坏时极为巨大的,顾炎武就曾经直言不讳的说道八股文的危害,士人为了挣得功名,皓首穷经,揣磨圣贤的言行和时文的程墨。到了后来,连经书也不读了,只“记其可以出题之篇,及此数十题之文而已”

    说了这么多,其实就是告诉大家,明朝的穿越者走科举,如果内部没有人脉,或者是运气好的逆天,进体制内的文官路线是根本没戏的,哪怕你八股文写的再好,不合考官胃口,那也是没戏的,八股文这东西,其实很大程度就是官员们用来结党营私,党同伐异的工具,和选贤任能真的不沾边

    所以刘白羽对于科举和八股文是敬而远之,决定走另辟蹊径的道路,八股文不是造成官员不通实务么?那好,我就写【政务全书】,一般的实务都写出来!

    我前面说了,大明朝的规矩是一等进士翰林院,三等进士进地方当官,那么实际上三等进士治理地方,实际事物水平要高出一等进士一大截了?真要是这样,那么翰林院出身的首辅不是早就被架空,甚至挤出去了么?也不是的!

    因为大明朝太祖朱元璋推崇小政府,乡绅治理,导致一个县里的正式官员也就是县令,县丞,主簿,典史等寥寥几人,根本维持不了一个县的正常运作体制,导致县令必须的雇佣师爷来帮助处理政务,而这些师爷们都是县令的私人助理,县令卸任之后就要和县令一起进退的——换句话来说,就是相当于县长调离,几大局长也跟着调任,这给一个政府造成的混乱可想而知

    而且这还不算,明朝的档案还不是国家所有,而是掌握在三班六房的小吏【公务员个人】手里,明朝的工资是出了名的低,官员不玩灰色收入都很难养活一家人,小吏的那点工资,基本上自己都养活不了了

    大家整理一下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明朝公务员的具体特点如下1工资低,低到不能维持生活2权力大到基本不受监督【农民们不识字,不会算术的占绝大多数】3升职基本无望,没参加科举你还想升职么?4世袭,工资虽然低,但是这差事是铁饭碗的,因为国家收税的土地证明【鱼鳞册】基本都是小吏们保管的,不世袭,别人接手就只能是一团乱麻!

    说的穿些,就是工资低逼人**,缺乏监督诱人**,无法升迁和世袭让人没有顾忌的**,这体制还能好的了?

    总而言之,就是所谓主政一方的官员是面对着**透了的基层公务员体制,而如果地方上不是很有钱的话,白银的火耗和税收还不高的话,自己自带的私人助理也养不起,也只能让人家**了,这种体制下,自身只要不是巨贪,那么清官贪官差距还真的不是很大了,而且任期内能应付过去就算不错了,所以所谓有实际主政经验的三等进士其实还真的实务能力不比翰林院养尊处优的一等进士强到哪里去了

    著名的明朝大清官海瑞,其实也是一个超人,他是直接把一大堆私人助理的活儿都干了,这种人就是天生的精力过剩,一个人能顶十个人用,不过很显然,这种特例真要拿出来做标准,那就是抬杠了

    而刘白羽的【政务全书】一出,可就是地方官的福音了,别的不说,就说是分类管理这一条吧,直接把政务的种类都列的清清楚楚,就是一般稍微识字的伙计之类都看的明白而且分事情的缓急,事物的种类按时间处理政务,再也不怕被小吏们绕晕了

    第二点就更重要了,就是现代最重要的数目管理,尤其是引入了现代最重要的财务概念,管理者可以轻易查出每一笔款子的去向,什么时候取出的,经手人是谁等等

    第三点则是修建各种工程所需要的土石方算法,说句实在话,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换算,现代人不是土木专业的都没几个人懂,这复杂的算法,就更不是满脑子八股文的文官们能看的懂了而刘白羽引进了现代的公式以及代数的概念,显浅易懂,智力正常的,只要多耗费点时间,那些小吏们吃相太难看了,也是看的出来的

    当然,刘白羽这本书是官员的福音不假,对于小吏们来说,就是被得罪死了,只是小吏们虽然对于一般的屁民们来说,就是掌握生死的死神,但是在士绅治国的前提下,一般的士绅也未必动的了,何况是刘白羽了,所以可以忽略不计了


热门小说推荐: 剑来 圣墟 夜天子 斗破苍穹 永夜君王 斗罗大陆 情欲超市 大团结 乱伦大杂烩 乱伦系列(未删节)